查看原文
其他

张小龙:PC时代,流量最大的页面是哪个?

Java后端 2020-08-21

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7 分钟。

前言

刚刚看完了「2019微信公开课」,张小龙做了长达4小时的演讲。虽然张小龙的语速缓慢,但是每句话都在表达他的理念、以及他那一份把互联网单纯看成一种工具的执念。演讲过程中喝了8次水,作为一名产品人,在有限的四个小时里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传达给了每一位听众。

下面是张小龙演讲中所谈到的一些片段,我印象非常深刻,靠着记忆写了下来:

1. 

我认为:有很多毕业生受到了毕业误导,他们实习、进入公司首先学到的是如何流量变现,而从来没想过是否真的要做好一个产品。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他们关心变现、流量,并不关心什么是好的产品。有的用户希望小程序能够有提醒通知的功能、并且可以高效获客,这不会是微信的努力目标。

2. 

我曾经问我的同事:“PC时代,你知道流量最大的页面是什么吗?是 IE 浏览器的404页面,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

我的同事并没有回答上来,这就是微信启动页为什么不放广告的原因,在一天的时间里,可能有人会花费更多时间在手机上、在微信里。如果微信是人的话,微信将是你最好的朋友,当你见自己的朋友之前都要看一下广告,你是什么感受?

3. 

刚开始做微信的时候,团队也就十来个人,两个ios,两个安卓,两个ui,两个产品毕业生,两个后端,两个塞班,还有我。但是微信刚起步的时候用户特别少,很长一段时间也是用户不多。新产品的出现,一下子接受不容易。但是我们坚持了坚持了一点:用户的增长没有一个自然增长的曲线,就不应该推广它。如果有没有吸引力、不能让用户自愿去推荐它,推广没有用。

当微信2.0有个自然往上走的时候,可以去推广了,自然增长的时候才去推广,这样起飞的时候很健康的。当时挺害怕,微信对运营商会造成压力,形成替代关系,所以当时我们是不敢去取手机通讯录的。而是首先通过QQ好友来添加好友,但是不想成为第二个QQ,仅仅是作为一个好友的来源。我们做的一个很正确的决定是没有批量导入好友,而是用户自己手动挑选。

4. 微信的原动力

今天我要谈一下微信初心,第一次讲初心这个词,是因为感觉初心这个词很庸俗。 我更喜欢另一个词语:原动力,因为真正的初心很难找到,而原动力是很深的认知、很深的期望。它很强大,能使我们不断的坚持,很久的追求。

我认为做微信的原动力有两个:

1. 微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我们想做成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我对工具有一种偏执、热爱。我毕业的时候自己手写一个Foxmail,当把他一行行写完,做成一个安装包,亲手做成一个工具,感觉很有成就感。

工具本身很有挑战,很难做。好的工具更难,目标更高。现在大部分用户都有很糟糕的用户体验。我们现在的短信全是垃圾短信,这已经让我们的体验很糟糕了,但是更糟糕的是我们竟然认为这样是正常的,产品更改了人的认知。 我认为工具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不想破坏他们的关系。


2. 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体现价值

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它取代了短信,取代了通讯市场,服务的通知就变成空白。短信是不可控,垃圾短信、垃圾邮件比比皆是。但是服务通知是不能这样发的,这种滥发不是有效的市场,而只会让市场变得混乱。

避免垃圾信息,你需要的才会送到你面前,订阅的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公共平台最终的导向和出发点是什么?帮助什么样的人做到什么事情?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比如一个盲人会按摩,他的服务的质量才是最好的竞争力,不用管他所处的地段如何,会不会有人光顾,别人可以通过盲人的公众号找到他,也可以把盲人的公众号推荐给别人,这样盲人只需要专注服务质量的提示。只有对他认可才会关注他,盲人在创造价值,盲人按摩师使用可以使用微信平台来体现他的价值,这就是原动力所在。

平台类型,是在帮助真正创作价值的人把他们价值体现出来,并获得回报。再小的个体也有他的品牌。

三年前说小程序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在做,他们最大的差别是:做这个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只是借助小程序来做流量生意,我是不看好的。

在酝酿小程序的时候,没有成型的时候就发布了,这并不是微信的风格。这样只是给团队一个压力,一定要做到、做成。不能知难而退。

要推出小程序的时候,公开课完后的晚上讨论: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  很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因为App要下载体验不好,小程序是Web和app中间一种产品。作为流量红利来看的并不看好,要有价值才可以进来。

为什么小程序不做通知?

为什么不通知?垃圾短信、app一样每天都有通知,这已经使你麻木了,反而你就不去关心通知内容了,所以我认为在用户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你发通知过去,这样可能更好。

为什么做小游戏的平台?

小游戏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它并不是把我们以前经常玩的游戏,套个小游戏的壳。而是一个创意的平台,小程序是一个载体,他可以承担很多创意。

比如:有个小孩子开发一个小游戏给他的同学玩,没做过游戏的也可以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我们把这样一个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平台。

很希望小游戏平台有很多耳目一新的游戏,而不是消消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这样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5.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

我认为:很久很久以前,有了群居的时候就有了社交。人在一个群体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什么?交流。

要说话,说什么好呢?要有价值,必须吹牛逼,要夸张才会有人相信他,自己的人设很重要。这样在朋友圈也是发了很多很夸张的图片、很夸张的东西发出来,这样来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人设。

6.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沟通的本质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别人的过程,本质上是想让别人接受你传递出来的人设的信号。每条朋友圈都是在推广你的人设,其实都在美化你。

7. 社交推荐

社交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是一个会纠错的系统。如何理解呢?

久一补充:近年来,算法导向的新闻推荐技术使人们更便利地接触个体感兴趣的信息,然而不知不觉中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不能接触多元化的信息。

社交关系可以把你从信息茧房拉回来。我们大多数人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大部分是因为周围的人的推荐,基于社交的推荐,是一种社交的延续。而版本7.0的看一看就是想利用这样的理念。

这里只是回忆了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演讲内容,内容还有很多,建议看一下,我是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开课+」看的直播,应该可以看回放,如果时间充裕,建议看一下!


1. GitHub官宣:私有仓库免费!

2. 全文搜索引擎,文章不得不看!

3. 推荐一款小巧、提高效率的软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